自唐山港口型(生產服務型)國家物流樞紐(簡稱唐山國家物流樞紐)成功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以來,樞紐建設取得可喜進展。2022年1至9月份,樞紐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8190萬噸,同比增長18.52%,物流業務收入30.4億元,同比增長22.63%,港口鐵路裝卸車輛19377列,同比增長11.59%。
完善物流基礎設施,提升港口裝卸能力。完成曹妃甸區煤碼頭三期后續工程,建設翻車機1臺、堆料機2臺、取料機3臺、裝船機2臺以及配套工程,形成年裝船1500萬噸能力;新建專業泊位,滿足樞紐擴能及船舶服務需要。新建華能6號10萬噸級專業泊位,煤六期、煤七期煤炭碼頭開展前期工作,滿足大宗貨物裝卸、存儲需求。建設曹妃甸港區船舶服務基地,為樞紐內船舶提供燃料及生產、生活物品供給,推進港區航道建設、拋泥區選劃和錨地擴容升級,滿足船舶停泊需要。建成中區二港池10萬噸級船舶通航航道,預留建設15萬噸級航道條件,提高煤炭巷道能級。完成拋泥區選劃審批,滿足航道和碼頭建設及日常維護的疏浚物傾倒需要。新增錨地面積140平方公里,滿足煤炭等貨物吞吐量大幅度增長的船舶錨泊需求。2021年礦三碼頭裝車能力明顯提升,華能6號泊位開工建設。2022年7月,唐山港曹妃甸港區中區一港池20萬噸級航道工程交工驗收會召開,與會專家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交工驗收,一港池水域通航環境實現歷史性突破,靠港船舶將由Z大15萬噸級躍升至20萬噸級,載重噸達20萬噸以上的大型船舶將大幅增長。
唐山國家物流樞紐吸引了很多產業圍繞樞紐布局,推進了當地產業轉型升級。例如在曹妃甸區的精品鋼鐵產業,車輪鋼國內市場占有率40%,行業排名D一;集裝箱板國內市場占有率20.7%,行業排名D二。
打造船舶交通智能服務系統,商船進出港艘次同比增長22%,A全監管貨物裝卸量同比增長16%,所有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總量同比下降54.2%,碼頭業主單船備車等待時間減少15分鐘以上;建立國際航行船舶“模塊化”檢查新機制。唐山國家物流樞紐內的單船平均在船檢查時間由4小時縮短至2.5小時,“無接觸”“模塊化”檢查時間僅需1.5小時,檢查效率的提高進一步節約了受檢船舶在港時間,單船間接節省成本3萬至4萬元;優化海事政務服務,縮短唐山國家物流樞紐內船舶辦證時間60%以上,一次性辦結率由55%提升至85%。